当前位置:首页 >> 幼专新闻 >> 学校新闻 >> 正文
特别关注 | 春季开学,这些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请您查收
来源:内容综合自网络  作者:  编辑:宣传部  日期:2022-03-07  点击率:1163  [我要打印]  [关闭]
摘要:

引题:

关键字:

春季常见传染病

 

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诺如病毒、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腮腺炎、麻疹、手足口病等。该如何预防?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。

 

知识卡片

 

什么是诺如病毒?

诺如病毒:又称“诺瓦克病毒”,是一种比较常见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,全年均可发生感染,冬春季节高发。

 传播途径:诺如病毒感染性强,以肠道传播为主,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、食物、物品、空气等传播。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,特别是像学校食堂、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,所以,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。




主要症状:腹泻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,可伴有低热、头痛、乏力及食欲减退;粪便为黄色浠水便,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,呕吐物有感染性,成人腹泻较突出,儿童呕吐较多。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~48小时,病程为自限性,一般2~3天即可恢复。




预防措施:一是注意个人卫生,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,进食前或处理食物前、便后要洗手;  二是及时就医,出现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。

知识卡片

 

什么是流行性感冒?

流行性感冒:简称“流感”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三型。

传播途径: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,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。

主要症状:有发热、全身酸痛、咽痛、咳嗽等症状。

 


知识卡片

 

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?

流行性腮腺炎:简称“腮腺炎”,亦称“痄腮”,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冬春季节容易发生,多发生于儿童。

传播途径: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主要通过飞沫传染,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,传染性强。

主要症状: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,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。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、疼痛,咀嚼时更痛。并发症有脑膜炎、心肌炎、卵巢炎或睾丸炎等。整个病程约7~12天。

预防措施:一是接种相关疫苗;二是及时隔离患者;三是勤通风,勤洗手,切断传染源。

 

知识卡片

 

什么是麻疹?

麻疹: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
传播途径: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,可经飞沫或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,其传染性很强。

主要症状: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现为发热,体温达39~40℃,可伴有流涕、喷嚏、咳嗽、流泪、畏光、眼结膜炎等症状。约90%以上患者口腔可出麻疹黏膜斑(科氏斑),即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,为直径约0.5~1.0mm的灰白色小点,周围有红晕,于发疹后的第二天逐渐消失,可留有暗红色小点,是麻疹早期具有的特征性体征。

预防措施:一是接种相关疫苗;二是及时隔离患者;三是勤通风,勤洗手,切断传染源。

 

知识卡片

 

什么是手足口病?

手足口病: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。

传播途径: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

主要症状:先出现发烧症状,手心、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子周围可发红)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少数患者病情较重,可并发脑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肺炎等。

 


E-mail:
作者:
编辑:宣传部
上一篇:特别关注 | 划重点!10个创意字读懂政府工作报告
下一篇:妇女节 | 我校向全体妇女教师致以节日问候
网站地图| 后台管理 当前在线:113 总访问量:69808545